广西经济运行分析_经济运行分析
1.试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2.试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
3.经济运行报告,什么是经济运行报告
4.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5.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在经济压力下,依然呈现“小温回升”的特征,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最新宏观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有所好转,但当前经济结构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供给好于需求,外需好于内需。在生产持续回暖、工业增加值持续回暖、PMI重回扩张区间、能源消费双控回调的背景下,能源生产明显加快,下游生产意愿增强。需求方面,消费在去年疫情扰动的高基数下表现不佳,双十一对消费的提振明显弱于往年。制造业对固定资产投资仍有支撑作用,基建投资国债发行加快。但由于压实工程的质量要求、项目用途调整的时滞性、终身追责等原因,年末天气因素难以加入,政策修正后房地产投资有所回暖。外贸方面,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但价格仍是主要贡献因素。
从宏观调控看,“先立后破”的格局逐渐形成,以往能源消费双重控制的“一刀切”政策得到纠正;房地产去金融化的主线不变,但追求短期内的市场稳定,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年内将实施从紧的财政政策,2023年力度适当提前。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增长提出明确要求。2023年一季度大概率大开信贷,经济有望实现“开门红”。
整体来看,内需依然疲软,外需对供给有一定支撑。受此影响,先行经济指数仍在缓慢下滑,经济增长压力不容忽视。前期政策纠偏、近期RRR降准等跨周期、逆周期调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为经济增长积蓄能量。
能耗、物价稳定、供应保障双控整治,促进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11月份,工业生产同比读数继续小幅上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10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至3.8%。从三大工业生产大类来看,矿业和电热水业仍是工业生产回升的主要动力。矿业同比增速6.2%,前值6.0%,电热水同比增速11.1%,前值11.1%。两者的高水平都与能耗双控的整改有关。在能源价格和供给增加的背景下,能源行业生产明显加快。制造业同比增速2.5%,比上月小幅上升0.4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有回暖迹象。从结构上看,高技术制造业继续领涨。11月份,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速为15.1%,远高于行业整体的3.8%。从子行业来看,工业生产链下游生产意愿普遍回升。主要原因是能耗双控一刀切整改和稳定供应成效明显,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下游企业利润率回升。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服务业小幅回落,生产端边际经济运行有所改善。11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为50.1%和52.3%,分别比上月变化0.9和-0.1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时隔两个月后重回扩张区间,为3月以来首次企稳回升。在供应方面,11月份,PMI生产指数为52.0%,较上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
进出口方面,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2.0%和31.7%,均高于市场一致预期。今年以来,出口韧性较强的主要原因是外需对出口有较好的支撑;国内对进口的需求得到提振,能源进口出现强劲复苏,释放出经济复苏的信号。仍然应该看到,价格仍然是进出口增长的核心支撑。11月份,出口价格指数为108.1,同比增长10.5%;进口价格指数在110以上。自4月份以来,进口价格指数已连续7个月高于110。回顾过去,出口仍然具有弹性,贸易顺差预计将保持高位。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对经济的实际拉动可能有限。
图2:进出口超预期,贸易顺差保持高位。
图3:进出口价格指数仍处于高位,价格仍是进出口的主要贡献因素。
图4:餐饮消费下降,汽车零售有回暖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次回落,制造业是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核心动能。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降。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比前值低0.9个百分点。
一是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6.4%,较前值低0.4个百分点。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提高,但当月增长势头疲软是更重要的拖累因素。直接原因是当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连续第五个月为负,且降幅继续扩大。从经济发展的主线来看,“去房地产化”已成趋势,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正在持续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正逐渐向制造业转移。值得注意的是,年内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从近期一系列会议传达的政策基调来看,房地产市场短期内维稳需求强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发展长期租赁住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人合理住房需求。从宏观角度看,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主旋律,2023年房地产投资预期不必过于悲观。
二是基建投资同比增长0.5%,当月同比增速为-3.6%。下半年专项债券基金的后期发行并没有带来基建增速的大幅提升。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确“先立后破”的政策节奏,修复大宗商品供需错配,压低价格,逐步减少对基建的扰动。但年内影响仍有限,叠加末期施工受区域和天气因素扰动较大,12月仍难发力。2023年财政政策大概率提前发力,稳定经济增长,叠加商品价格大概率下跌,阻碍基础设施发展的因素被清除。2023年,Q1的基础设施发展可期。
三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加。
长13.7%,两年平均增长3.8%,维持高位。年内制造业投资动能将依然保持强势,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经济在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展向制造业倾斜。但房地产与制造业两者之间的上下行速度并不均衡,幅度差距较大,短期内表现为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维稳诉求增强,投资可能部分回流地产,后续制造业投资预计将会有小幅下降。
图5:制造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
图6:房地产开发资金持续回落,但斜率有所好转
CPI破2,PPI—CPI剪刀差收窄,通胀潜在风险有所降低
11月CPI同比增速上行至2.3%,较10月增速上行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较前值有所降低。11月PPI同比增速回落至12.9%,较前值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为0%。
CPI上行至2.3%,但更多是基数较低导致,食品对CPI的拉动不及预期,非食品项拉动有所减弱。在食品方面,冬季消费旺季叠加养殖户惜售压栏,11月猪肉环比上行12.2%,对食品项由拖累转为拉动,但保供政策下蔬菜的供给端约束明显放缓,环比涨幅大幅回落9.8个百分点至6.8%,是食品项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非食品方面,能源消费品对非食品项的支撑作用减小。进入12月,猪肉价格保持平稳,蔬菜价格稳中有降,农业农村部也表示,猪肉价格还将维持当前水平,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非食品方面对CPI的带动也趋于减弱。在12月基数抬升的背景下,预计CPI增速可能有所下行。
生产资料对PPI的拉动明显减弱,11月PPI同比见顶回落,下行至12.9%,环比为0%。生产资料对PPI的拉动快速回落,生活资料涨幅略有走扩,但对PPI影响相对较小。进入12月,油价有所回升,国内煤价维持平稳,在国内稳价保供措施继续发挥效果,海外供应链逐步通畅的情况下,PPI同比已易下难上。
图7:PPI—CPI剪刀差收窄
社融增速企稳
11月新增社融2.61万亿,同比多增4786亿元,债券融资同比多增额扩大至4158亿元,企业债券同比由少增转为多增3264亿元。11月份新增人民币1.27万亿元,同比由上月的多增转为少增1605亿元。M2同比增速由升转降至8.5%,M1增速小幅反弹至3%,结束此前连续9个月的下行态势。M2—M1剪刀差有所缩小。11月社融读数中,对实体新增为1.3万亿,同比少增2309亿,为主要拖累项,其主要原因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到期,表外融资规模继续收缩。债表现亮眼,专项债如期发行完毕,融资端明显回暖。11月新增人民币低于预期,居民中长期继续走强,同比多增扩大至772亿元,反映在前期地产调控政策从紧的基调缓和下,房地产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融资端改善预示着地产销售端或将逐渐企稳。企业部门中长贷同比少增2470亿元,出现大幅减少,票据融资仍是企业的主要拉动项。
图8:11月融资回升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经济稳增长成为短期主要任务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定调为“稳”,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且要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迎接二十大背景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重提,意味着经济稳增长成为明年的重要任务和硬要求。
其一,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且将适度提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并提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2023年财政支出进度将加快,结合11月24日国常会要求“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求,梳理明年专项债项目和资金需求”项目储备提前的动作看,明年财政政策大概率将会前置。在严肃财政纪律、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要求下,地方推进基建发力较难持续,发力大概率主要集中于一季度。
其二,货币政策稳中偏松,财政货币政策联动组合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灵活适度”的表述出现在对2016年、2020年的货币政策部署中,都对应着宽货币、宽信用的年份,意味着2023年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的空间均已打开。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新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指向2023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发力的概率较高,货币政策大概率将配合地方债发行形成合力。
其三,货币政策结构性特性明显,定向宽信用将进一步发力。有质量的宽信用的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恢复活力是主要手段,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小微、科技、绿色是明年货币政策支持的主要方向,也是结构性调控的重点。12月16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提出“要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统筹考虑今明两年衔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我们认为“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多体现在宽信用层面,结合今年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预计明年面向小微、科技、绿色企业的融资支持将成为主要宽信用方式。
本文源自光大信托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什么是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环境分析中的关键要素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宏观环境中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关键因素,预测这些关键因素未来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企业影响的程度和性质、机遇与威胁。
(1)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包括: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因素;法律体系、法规及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率、财政与货币政策、能源和运输成本;消费倾向与可支配收人、失业率、通货膨胀与紧缩、利率、汇率等。
(3)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与习俗、消费习惯、就业情况等;人口、土地、、气候、生态、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
(4)技术环境因素包括:创新机制、科技投人、技术总体水平、技术开发使用速度及寿命周期、企业竞争对手的研发投人,社会技术人才的素质水平和待遇等。
企业宏观环境因素的四个方面可用图反映。
除了政治环境因素以外,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还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环境因素。由于甲公司在收购之前已经进行了其他高额并购,财务状态并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大手笔并购,会给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带来一定压力;另外,全球铝价处于低迷状态,收购后对于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存在负面影响。
试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综合分析,即针对区域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描述、评判。 综合分析是重要的统计产品,是统计部门为决策提供服务的标志性动作。 综合分析折射统计部门的行政作为能力、专业工作水准和工作人员素养。 ■区县“综合分析” 特殊的“常规产品” 区县“综合分析” 特殊的“常规产品” 不少同行以为:选题视角新、分析时效性强、加工力度大的专题分析 属于“拳头产品”,需要下力气抓好,写好;而按照时段频率(月度、季 度、年度)撰写的、以区域经济运行为观察视角的综合分析报告,属于一 般性进度分析,应该是“常规产品”。 所谓常规产品,就是沿袭下来的、例行的、通常的产品。对上述归类 观点,本人不持异议,但有一点需要讨论:区域经济运行综合分析是一个 系统工程,是最需要加工质量的、特殊的常规产品。理由如下: 区县综合分析是重要的决策依据 党政领导的管理、调控范围是以辖区为主体,通过听取、阅看区域经 济运行分析报告,掌握区域经济运行状况、特点、问题,提出调整、完善 区域经济运行的对策、措施。应该说,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像区域运行分析 那样,能够通过量化的“数据语言”,综合描述区域经济运行态势,提供 直观、具体的决策依据。 如果统计部门提供的综合分析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标准(资料不全、结 构混乱、表述失当、分析肤浅、视角沉旧、观点错误),不仅产品的决策 依据作用没有发挥,统计部门的形象和地位也会大打折扣。 区县综合分析是特殊的“常规产品” 区县综合分析是特殊的“常规产品” 在诸多统计产品当中,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一种特殊的“常规产品”,原因有三。首先在于产品的提供周期,即按 照一定的时段频率(特别是季度)提供经济运行报告,恰好与领导对经济 运行的分析、研究、决策周期相吻合;其次在于产品的信息容量,即通过 分析报告、可以对区域经济总量、相关结构、行业(领域)特征,有一个 “全范围、全方位”的综合印象;再次在于产品的分析含量,即除了描述 现状之外,还要观察趋势、归纳特点、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如此“综合 功效”,是其他“常规产品”甚至“拳头产品”都无法替代的。 区县综合分析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由于经济运行报告的周期性非常有规律,数据信息经过了梳理、筛选、 提炼和分析加工,特别是以数据信息为载体,记录、描述了不同时段区域 经济运行状况、运行质量及特点,集时段性、连贯性、描述性、背景性于 一体,相对于“数据库(表)”形式,其历史资料的价值更高,更便于使 用和参照。 区县综合分析是关键的基础工作 加工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绝不像“撰写一篇分析文章”那么简单。 组织区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活动,既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关 键的基础工作。 首先,是对“统计数据”的把关。区域分析素材源于不同专业、不同 岗位、不同领域,集、汇总、初步加工和提供这些素材的过程,也是对 统计数据进行评估和审验的过程。 其次,是对分析素材的关联。当加工者把全部素材进行整合,站在“区 域”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时,还要对纳入分析视线的统计数据进行关联和对 比,这个过程,是更高层面的评估和审验,不仅要利用指标进行“高层次、 全视角”的观察分析,更要通过关联与对比,发现统计制度(数据集渠 道与方法;统计指标设置与涵义;指标之间匹配程度;统计信息拥有量及 结构分布与领导决策需求、和描述区域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需求”是否 吻合等)设计和统计信息集、加工活动的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改进建议。因此,组织区域经济运行与分析报告的活动,是一项 牵动全局的、关键的基础工作。 ■写好“综合分析” 要把握区域特征 写好“综合分析” 要做好区县层面的综合分析,必须吃透区县特定的地域特征,这和掌 握分析方法与加工技能同等重要。如果不了解区情,不清楚区县特定的地 域特征,会在分析产品中出现致命硬伤。 区县地域特征 区县地域特征是什么?是“中观经济”或“次中观经济”。其特征表 现是: 以地域(区划)为调控主体;以特定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自然资 源为载体;以本地域社会经济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为体系(产业布局、行 业构成、经济类型等);以特定范围的管理对象、辖区内的地区差异(城 乡、城乡结合部、平原、山区等)和地域经济为特色。 “中观(区县)经济”既不是(也不存在)完整的国民经济为对象的 宏观经济,也不是以企业单个经济为对象的微观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中观经济统计特征 除地域特征外,“中观(区县)经济”还具有鲜明的统计特征,这些 特征表现为: 经济边缘不够清晰。用统计数据表现的社会经济活动成果不是真正的 “地域切块”成果; 经济流量影响明显。经济流量流入流出,特别是经济“大户”的迁动 会明显影响经济总量及相关结构; 经济轨迹自我留痕。 “中观(区县)经济”运行速度和走向未必和“宏 观地域”同步或同向; 经济成果“数”“实”相异。由于统计制度、经济体制和中观地域因 素,社会经济运行的统计成果和地域实际成果会有很大差异: ×年,发生在××区(县)地域之外的工业活动成果:产值占 42%,增 加值占 39%,利润占 31%,税收占 20%。包含异地成果的产业结构是:一产 3%,二产 51%,三产 46%;剔除异地成果的产业结构是:一产 4%,二产 42%, 三产 54%。 从业人员占全区(县)的比重:某企业为 23%、某经济板块为 56.6%, 而真正在本区(县)地域内的人数分别是 3%、9%。 把握好两个环节 由于类似情况,部分社会经济运行图像均是统计图像,而不是地域图 像。基于上述情况,区县综合分析中应把握好两个环节。 环节一:分析背景要紧贴区域特征 首先,在综合分析的视角上,不能过大或小。如“轻、重工业协调程 度”在区县层面是没资格讨论的,这个视角太过宏观;再如“农产品种植 品种和产量”这个视角又过于微观,不是北京区县(特别是一产比重很低 的区县)综合分析重点,相关话题可在专题分析中讨论。 其次,在描述、分析、判断经济运行状况和解读统计数据时,务必要 考虑本区县的功能定位、地理区位、自然、经济格局与特色(包括地 域规划与发展思路),力避抽象的就数说数造成观点或结论谬误。 例:“×年,××区(城市发展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低于××区(生态涵养区)第一产业比重××个百分点,希望引起领导关 注”。 上述分析根本没有注意到两个地域之间的特征差异,陷入“就数说数” 的误区。在对该文审核把关时被领导批示为:我区的区位特点、构成、 发展格局和××区一样吗?对于某些区域来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不 一定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坏事! 环节二:分析数据要注意“数”“实”差异 综合分析时,要理性观察数据特征与变化,特别是要理清数据图像与 地域图像的差异,在观察视点、评判结论、对策建议等分析文字中,跳出 就数说数的误区,让分析观点更客观、更贴近地域特征。
试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
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分析经济形势首先要看“形”,既看速度、又看质量。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都处于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国际比较看,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2%,远高于美国2%、日本1.3%、欧盟1.3%的经济增速,也高于新兴经济体中表现较好的印度5%的经济增速。从历史比较看,中国现在实现的经济增量相当于2010年经济规模下11%左右经济增速实现的经济增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如此巨大的经济规模下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实属难能可贵。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就业、居民收入等主要民生指标表现良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截至2019年9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9.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低于5.5%的预期目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扩展资料: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之后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比高速增长时低,但在世界范围仍是较高增速。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困难和问题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从我们最近对一些地区的调研来看,许多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都有较强应对能力,一些企业在压力下反而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经济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一片宽广的大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参考资料:
经济运行报告,什么是经济运行报告
试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
论文摘要:电网经济运行方式是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及满足供电需求基础上,通过对比优选变压器及电力线路损耗最小的运行方式,在保证技术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元件,通过相关技术论证,选取最佳运行方式、调整负荷、提高功率因数、调整或更换变压器、电网改造等,在传输相同电量的基础上,以达到减少系统损耗,从而达到降低电网损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节能措施;分析;变压器损耗
由于电网的损耗主要是由变压器损耗与电力线路损耗所组成,所以电网改造的节电降耗,也就是对电网中的所有变压器和电力线路进行择优选择和优化组合,组建成“安全经济型电网”。电网运行降损措施包括的内容与种类较多,根据各方面经验与理论,下面仅从电网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方面讨论降损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合理进行电网改造,降低电能损耗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着线损。要充分利用在现有电网的改造基础上,提高电网供电容量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运用优化定量技术降低城乡电网的线损,如老旧变压器淘汰中要劣中汰劣,新型变压器选型中要优中选优,既要根据城网和农网负载分布的特点,调整变压器运行位置与供电线路实现优化组合,又要根据电网中变压器与供电线路的分布状况,优化负载经济分配和电网经济运行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广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技术,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供电的管理水平。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优化调整城乡电网的电力结构和提高电网结构中的技术含量,为电网安全供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电力线损
按经济电流密度优化合理原则可以用两线路并联运行或增加导线截面积(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的成本)。线路负荷重、供电半径过长、线路迂回供电,是造成线路损耗增大原因之一。对此,可取在线路上增设一条导线,让两条线路并列运行的方式。增大导线截面的同时,也就降低了线路的电阻,从而降低线路的有功损耗。
(二)合理选用变压器容量
农网改造中一些农村用电负荷。其高峰负荷时间较短而轻负荷时间较长,所以应根据农村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以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针对配变单端供电情况,应适当将配变安装在负荷中心处,这样可使低压线路由一路输出变为几路输出,从而提高电压质量,降低了低压线损。通过调整变压器的安装地点可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淘汰高能耗变压器可使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消耗最低
(三)电网类型和结构
1、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合理设计、改善电网的.布局和结构,可避免或减少城农网线路的交错、重叠和迂回供电,减少供电半径太大的现象。简化电网电压等级,降低网络损耗。每简化一级,就可减少一级设备,并可减少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以及减少线损。
2、积极应用节能装备。农网配变多为生活、动力及农排混合供电,因而存在有峰谷负荷相关悬殊,低谷用时间内配变二次电压升高以及配变的实际电能转换效率低的问题,而如果安装使用了配变节能自动相数转换开关,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变压器、线路的空载、轻载损耗。对于配变多为民用生活和工厂供电,因存在峰谷负荷相关悬殊,低谷用时间内存在配变二次电压升高以及配变的实际电能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如果安装节能自动相数转换开关,就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变压器、线路空载、轻载损耗。
3、简化电网的电压等级,降低网络损耗。电压如能简化一级,这样可减少一级设备,减少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减少线损。城市负荷中心应尽量用高压引入,可以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距离,如具备经济技术条件应对线路升压改造,根据线路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以及发展要求合理选择升压方案,而且升压投资回收率较快,因此适当考虑升压供电是可行的。
4、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淘汰高能耗变压器。S9系列变压器为目前我国10kV和35kV的电力变压器低损耗产品,对还在使用中的高能耗变压器应利用改造,合理规划,予以淘汰或更新改造。在电网改造设计中对新型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不仅应考虑到变压器容量利用率,同时更应考虑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使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消耗最低。
二、合理安排变压器的运行方式,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
变压器经济运行应在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通过择优选取变压器最佳运行方式、负载调整的优化、变压器运行位置最佳组合以及改善变压器运行条件等技术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失和提高其电源侧的功率因数,所以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实质就是变压器节电运行。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是把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优化理论及定量化的计算方法与变压器各种实际运行工况密切结合的一项应用技术,该项节电技术不用投资,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节约投资(节约电容器投资和减少变压器投资)。所以,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属于知识经济范畴,是向智力挖潜、向管理挖潜实施内涵节电的一种科学方法。
(一)合理计算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使变压器处于最佳的经济运行区
变压器并非在额定时最经济,当负荷的铜损和铁损相等时才最经济,即效率最高。两台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应绘出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确定其经济运行区域,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一台运行。负荷大于临界负荷时两台运行。
(二)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荷,降低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不平衡度越大,损耗也越大,因此,一般要求电力变压器低压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得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变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得超过20%。
(三)合理调配变压器的并列与分列的经济运行方式以及变压器运行电压分接头优化选择
按备用变、负载变化规律、台数组合等因素,优先考虑技术特性优及并、分列经济的变压器运行方式。在满足变压器负载侧电压需要的前提下,用定量计算方法,按电源侧电压的高低和按工况负载的大小,对变压器运行电压分接头进行优化选择,从而降低变压器损耗,提高其运行效率。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通常是针对宏观经济或者某个行业来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产品产量(一)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产品产量 或经济运行情况 或经济运行情况 (二)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二)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四)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五)对策和建议 (五)对策和建议
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如下: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宏观经济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宏观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国民经济总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服务的总量。宏观经济分析会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分析,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财政收支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货膨胀分析: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宏观经济分析会对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包括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
3.失业率分析: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例。宏观经济分析会对失业率进行分析,包括失业率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
4.国际贸易分析: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宏观经济分析会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包括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贸易政策和贸易壁垒等。
5.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的一种政策。宏观经济分析会对货币政策进行分析,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效果等。
6.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的一种政策。宏观经济分析会对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包括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和效果等。
7.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服务的总量的增加。宏观经济分析会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的原因、影响和趋势等。
总之,宏观经济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宏观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它涉及到国民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宏观经济分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经济发展总体状况(GDP增长及波动情况)
2、经济运行状况
(1)生产情况(工业、农业、第三产业);
(2)需求情况(投资、消费、出口);
(3)财政金融情况;
(4)物价总体水平情况。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1)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2)住房情况;
(3)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情况。
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指数、幸福指数)。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NAR FRISCH(1895--1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者之间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